“组团式”援疆:为吐鲁番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9月6日,志愿者引导就诊者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自助办理就诊手续。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蔡增乐摄影报道)“跟着湖南援疆专家胡文老师,我学到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参与完成了多台高难度手术。”9月7日,吐鲁番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尼加提・帕塔尔说。
今年33岁的尼加提,是湖南省第十批“组团式”援疆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胡文在吐鲁番的“首徒”。在导师一对一指导下,他的业务能力飞速提升。胡文表示:“我的目标就是尽快将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9月6日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拍摄的湖南省“组团式”援疆专家合影。
作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受援医院,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在援疆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近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得到了18批共计238名援疆专家倾力帮扶,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85亿元,助力医院创建了4个国家级中心、4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023年,医院挂牌成为南华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顺利通过三甲复审;2025年,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从C⁺级跃升至B级,正朝着高水平三甲医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湖南援疆专家们以“传帮带”为核心工作模式,通过手术示范、病例研讨、技术授课等多种方式,为本地医生注入新动能。胡文团队不仅成功开展多项新技术,更将胸外科打造成重点科室。尼加提的成长便是这一帮扶成效的生动缩影,他已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
9月6日,就诊者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办理就诊手续。
“组团式”援疆打破传统“输血式”帮扶模式,构建起“造血式”长效机制。如今,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拥有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550张的综合性医院,诊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医疗人才的接力传承,正让这座地处戈壁绿洲的医院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当地各族群众筑起坚实的健康长城。
9月6日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拍摄的由湖南省援疆专家与当地医生组成的介入中心团队。
9月6日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拍摄的由湖南省援疆专家与当地医生组成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