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飘扬舞翩跹 礼赞七秩华章——记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天山起舞,丝路欢歌。9月24日晚,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
9月24日晚,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从1955年到2025年,一曲曲赞歌唱出新疆壮美山河,一支支舞蹈展现各族儿女奋发身影,一段段告白抒发对党和国家深沉的爱,一场场影像再现这片热土七十载的风雨兼程。整台晚会情感浓烈、精彩纷呈,展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来的光辉历程,表达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现场精彩纷呈。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同心筑梦
“《我们在一起》是晚会的开场节目,也是我们最想传递的心声——2600多万新疆各族儿女铭记党的恩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时代携手书写崭新篇章。”晚会总导演曾健说。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凯歌进新疆》生动再现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壮阔历史。演员通过情景表演,配合背景屏幕的历史影像,展现将士们穿越戈壁沙漠、翻越崇山峻岭的艰辛,以及沿途群众载歌载舞、热情欢迎的场面。
《我们在一起》表演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从1955年10月1日各族群众欢庆自治区成立,到库尔班·吐鲁木讲述新生活的喜悦;从青年扎根边疆开荒拓土,到改革开放城乡焕发活力;再到如今天山南北社区乡村里,各族群众亲如一家、互助共融……一个个历史片段在舞台上鲜活呈现。
“我们采用情景表演结合歌舞的形式,保留《打起手鼓唱起歌》《天山青松根连根》等经典旋律,通过全新编创唤醒共同记忆,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重温光辉岁月。”晚会执行导演辛俊杰说。
创意诗舞画《时代交响》以400位演员组成的银光矩阵为背景,运用灯光技术展现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成就——戈壁滩上“风”“光”无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跨越千里,柯柯牙披上绿装,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东数西算”汇聚时代热浪。
“我们要展现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曾健说。
图为节目《时代交响》。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情暖天山
舞台上一个个源自真实生活的故事,折射出新疆各族儿女的共同情感与坚守。
“我爹说‘我是共产党员,既然决定守边,就要守一辈子’……”“我们23名队员一遍遍读着总书记的回信,心里满是温暖和力量……”“总书记叮嘱我们,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好日子!”晚会上,“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之女魏萍、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李磊、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街道固原巷社区居民阿布来提·吐尔逊,共同带来节目《一份特殊的关爱》,言语铿锵、情感真挚。
他们身后,是守护新疆5700多公里边境线的各族护边员,传承着“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和“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精神;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无悔的青春选择;是千千万万个“固原巷”中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温馨画面。
晚会演职人员来自新疆各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专业院团、高校等。“大家从天山南北汇聚于此,他们的热爱与热忱是这场晚会最坚实的底气。”曾健说。
图为《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多彩传承
“我们在五星红旗下,我们和祖国在一起,守护长长边境线,甘做忠诚好卫士……”曾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的小男孩梅肯·买买提吐尔干,此次与玛纳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努日·图日干巴依共同领唱。
近两年来,这首融入现代摇滚元素的《玛纳斯》新编作品传遍大江南北,一同走向全国的,还有史诗《江格尔》、木卡姆艺术等非遗瑰宝。它们在舞台上齐聚,展现新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丰硕成果。
“非遗创新重在深度挖掘与多元融合。例如木卡姆艺术歌舞乐《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突出演唱之美,同时展现舞蹈与器乐魅力;对《玛纳斯》《江格尔》等的编创也延续这一思路,黑走马、萨吾尔登展现肢体之美,库姆孜、冬不拉展现器乐之美,全面呈现非遗技艺。”曾健说。
《守护天山》以高难度技巧与深厚情感,展现新疆非遗的蓬勃生命力。21名演员用身体搭起三层“钢铁边防线”,象征戍边战士的忠诚与担当。
“这一段落要求演员在保持造型的同时原地旋转一周,需要彼此支撑、牵引与平衡,训练极为艰苦。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凝结着演员们的汗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创编室主任谭木说。
七十载砥砺奋进,七十载沧桑巨变。这场晚会以艺术为媒,镌刻新疆与祖国同行的奋斗足迹,奏响各族儿女同心筑梦的时代强音,为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注入澎湃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