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主线意识 强化使命担当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吐鲁番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李生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政法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力量。吐鲁番市政法系统始终立足职责使命,树牢主线意识,强化担当作为,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实际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驾护航。
一、在全面学习贯彻重要思想重要论述精神上聚力发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合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入理解“五个共同”“四个与共”“四对关系”“五个认同”丰富内涵,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紧密结合政法职能优势、工作优势,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凝聚政法合力、作出政法贡献。
二、在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上聚力发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基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将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有效结合,着力推动反恐维稳由临战应急状态向规范精细常态转变、由“管住”向“管好”转变,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持把严打作为反恐工作的常态主基调,“点、线、面”齐头并进,依法精准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违法犯罪活动和破坏民族团结、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风险防范化解不放松,把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的各项工作想在前、谋在深、抓在实,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人心稳定、大局稳定。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安全与便民的关系,不断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做到过滤风险与方便群众的有机结合,推动社会治安更加平稳、群众安全感更加充足。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增强各族人民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三、在全面推进法治吐鲁番建设上聚力发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持续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不断深化依法治疆,加强法治吐鲁番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举措,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营造安全有序市场秩序,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坚持以普法宣传为载体,以增进认同为目标,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四、在全面推进平安吐鲁番建设上聚力发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基础。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开展平安吐鲁番建设有效结合,深入开展政法力量下基层、送教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下基层活动,推动社会治理的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创新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抓好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反映和解决诉求“最多跑一地”,真正打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深化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下大力气实施“网格强基”工程,最大限度调动群防群治力量,增强各族群众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巩固夯实民族事务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