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杜伟:葡萄架下的民族团结“传经人”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丹妮 朱福平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大家的腰包也要鼓起来!”8月4日,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恰特喀勒村的葡萄园里,种植户杜伟正耐心地教维吾尔族乡亲们修剪枝叶。葡萄架下,回荡着村民们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声,也流淌着一段跨越民族、携手致富的温情故事。
杜伟(中)向村民传授葡萄种植方法。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丹妮 摄
“我父母1966年来到吐鲁番,当时村里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住户。”杜伟回忆道。儿时与维吾尔族小伙伴在田间玩耍、分享瓜果的经历,让他自小融入这片土地。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维吾尔语,更成为乡亲们的“国家通用语言小老师”。“收购商来了好沟通,葡萄才能卖好价钱。”如今,他仍坚持教村民国家通用语言,用最朴实的方式搭建着沟通的桥梁。
2001年,杜伟投身葡萄种植,如今已拥有120亩葡萄园,种植着近20个优质品种的葡萄。在恰特喀勒村,葡萄是家家户户的“摇钱树”,而杜伟就是无私的“传经者”。“修剪枝叶要注意角度,施肥得看土壤酸碱度……”田间地头,常见他放下手中活计,手把手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他将自己摸索的经验倾囊相授,只为让乡亲们的葡萄也结出“金果果”。
农忙时节,杜伟的葡萄园总是格外热闹。“最多的时候要找10多位村民来帮忙,每天工钱每人要一两百块。”他说,看到乡亲们通过劳动增收,比自己多赚钱还高兴。村民帕塔尔·阿木尼亚孜说:“杜伟就像自家兄弟,不仅教我们种葡萄,还想着让我们多挣钱,有他在,我们心里很踏实。”这份信任,是杜伟用真诚与互助换来的最珍贵回报。
“现在有很多村民来向我请教,我也得继续学习。”望着满园丰收的景象,杜伟眼神坚定。他心中有一个更甜美的愿景:“以后我要种出更多好品种,带着大家一起把葡萄种得更好,让日子像这葡萄一样,越过越甜!”
[责任编辑: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