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七任所长 同一个约定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7月底的额敏县,暑气蒸腾。27日晌午,40摄氏度高温下,额敏县公安局额敏镇派出所所长代友强又一次敲开了73岁独居老人巴拉提·哈生马洪的家门。
老人蹒跚着迎出来,脸上绽开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我都好呢,让你别跑了。”——饱含深情的这句“别跑了”,背后是一段延绵29年、跨越7任所长的温暖约定。
巴拉提一生坎坷。父亲过世早,妹妹出嫁后,他和母亲、患严重精神障碍的弟弟相依为命。1996年,他在房顶铲雪时不慎摔下,左腿受伤落下残疾。
1996年,时任额敏镇派出所所长高志岐走访居民时,了解到巴拉提的困境——房屋老旧不堪却无力修缮。他没有犹豫,带着民警修好了房屋。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暖,让巴拉提和派出所结下不解之缘。
两年后,黄保江接任所长,他接过帮扶的接力棒,并在所内郑重宣布:“帮扶巴拉提一家,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此后的岁月里,这一沉甸甸的承诺成为历任所长交接时不变的托付。
时间行至2000年,张兆聪所长目睹这家人栖身的土屋已扛不住风雨侵蚀。他一声倡议下,全所民警捐款捐物,盖起了两间新的砖瓦房。
2003年初,孙虎所长到任仅三天便登门探望。经他多方奔走,帮巴拉提一家办妥了低保与医保。老人家中墙上始终挂着的“共产党万岁”“我爱你中国”墙画,默默诉说着真切的感恩之心。
2012年,时任所长刘中涛得知巴拉提渴望打馕创业却因成本所困,他紧握巴拉提的手承诺:“馕坑我们建,第一批原料我们出!”
2016年开年,刘毅所长翻开交接记录,目光定格在一行字上:“务必帮老人申请廉租房!”他当即在笔记本上写下:“保证完成任务!”短短两月后,窗明几净的廉租房钥匙交到巴拉提手中。老人抚摸着崭新墙壁热泪盈眶:“这么好的房子,梦里都不敢想啊!”巴拉提每天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养了很多花。
刘毅的话暖如春阳:“有党和国家在,好日子还在后头。”
2020年,代友强接任所长,探望巴拉提的日程雷打不动。“巴拉提的母亲2003年去世,他的弟弟2020年因交通事故离世,我们更要多关心他。”代友强说。
额敏镇派出所迎宾路社区警务室民警杨洪川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探望巴拉提。2023年冬,巴拉提不慎摔倒,代友强和杨洪川将老人送到医院,陪护十余日,病友们羡慕不已。
“交接时刘毅所长叮嘱我,千万别忘了帮巴拉提交暖气费。”代友强说。而每年入冬后,热力公司的缴费电话总会准时拨通历任所长的手机——这份细水长流的牵挂,早已化作恒久的温暖。
29年的约定从未褪色。在额敏县这片热土,巴拉提的故事并非特例,各族人民互帮互助早已蔚然成风。
“最初为破解语言关,历任所长带头帮民族同胞办业务、解纠纷、谋就业,更发动各族群众共守平安。”代友强介绍。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派出所着力以文化铸魂:建成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将暖心故事编成《邻里情》手册传阅社区,更联合开展“同过一个节”“同吃一桌饭”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真情互动中生根。
“派出所帮扶我这么多年。你看,还有社区发的这些饭票,可以去社区联系的餐馆免费吃饭。我妹妹做了好吃的也会给我送来。这些都是大家暖暖的心意,我感激不尽。”巴拉提感慨,“生为中国人,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