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棉海中国红》开机 两代兵团人热血铸就“中国造”
▲视频制作:张戈胜
9月23日,以“兵团棉业机械化奋斗史”为主题的微电影《棉海中国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二十八连开机。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聚焦两代兵团技术工作者突破国外采棉机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创新的奋斗故事。
剧本历经半年精心打磨,在国家一级编剧马连伦等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着力还原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这部影片题材好、主题好,通过两代人的努力,解决了国外技术卡脖子的难题,跌宕起伏的故事体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国家一级编剧、《棉海中国红》编剧指导马连伦说。
影片从上世纪90年代末兵团棉田人工采棉的艰辛讲起,展现第一代军垦技术骨干张援朝在关键实验中为保护徒弟和珍贵图纸失去左臂,仍坚持参与国产采棉机研发的感人事迹;其徒弟陈疆继承师傅坚定意志,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红”采棉机。
微电影《棉海中国红》拍摄现场
为增强真实感,剧组选择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团场连队、棉田车间等地实景拍摄,再现棉海“雪原”的壮阔风光与农机研发的艰苦环境,并特邀专业农机顾问与历史亲历者全程指导。
演员艾合麦提·亚库说:“饰演外籍角色很有挑战,但不同年代的历史表达吸引我尽力演好这个角色。”
演员李豪峰则对剧组的细节还原印象深刻:“拍摄组对细节的塑造很用心,真实的历史场景能让现在的我们感受到当年的不易。”
拍摄花絮
影片不仅回顾历史,更致力于让兵团精神焕发时代活力。演员刘小涛说:“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记住那些为农业现代化奉献青春的人们。”
饰演张援朝的山西援疆干部乔炯表示:“影片生动再现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历程,希望能激励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创新。”
该影片由师市文联编剧、六师融媒体中心拍摄制作,新湖农场山西援疆干部、职工群众参演,计划9月底完成前期拍摄,12月收官后期制作,并计划在新湖农场举办首映仪式,届时将通过六师融媒体中心各平台、兵团主要媒体及山西媒体合作渠道同步推出。
全媒体记者:齐琳洁 李梦飞 方永新
图片:李华北 张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