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来客短尾贼鸥现身奎屯湿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梅报道)9月21日,奎屯市周边湿地出现了一只来自北极地区的罕见鸟种——短尾贼鸥。该鸟种是新疆18年前首次记录到的新鸟种,此后仅有两次观测记录,这次的发现是十余年来又一次罕见的观测记录。
9月21日,奎屯市周边湿地出现了一只来自北极地区的罕见鸟种——短尾贼鸥。王瑞摄
当日下午4点多,新疆观鸟爱好者杨飞飞与其他鸟友在奎屯市周边湿地观鸟时,发现一只深棕色的鸥类鸟快速掠过水面。“这只鸟所经之处,鸣叫声此起彼伏,其他水鸟或被惊飞,或群起而攻之。”杨飞飞随后将拍摄图片传给国内相关专家鉴定,最终确认为国内罕见的短尾贼鸥。
短尾贼鸥翅膀尖而长,在空中翻飞旋转时显得敏捷又灵巧。王瑞摄
这只短尾贼鸥个头比红嘴鸥略大,翅膀尖而长,在空中翻飞旋转时显得敏捷灵巧。杨飞飞描述道:“它几次试图从红嘴鸥口中夺食,均未成功,后来遭到红嘴鸥集群在空中‘驱赶’,才飞离了水面。”
短尾贼鸥在水面上游弋。王瑞摄
短尾贼鸥属于鸻形目贼鸥科,体长约为41至55厘米,翼展可达110至125厘米,体重约350至600克。它们繁殖于环北极圈的滨海苔原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南半球海域,尤其是南美、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近岸海面。
它的体形呈流线型,有助于减少飞行阻力。杨飞飞摄
新疆动物学会理事丁鹏博士介绍,短尾贼鸥在中国属于罕见鸟种,多年来国内仅有少量记录,且几乎都在沿海地区。新疆于2007年9月首次记录到这一鸟种,之后在2010年和2013年各有一次记录,此次发现是12年来的再次记录。
它试图从红嘴鸥口中夺食,遭到红嘴鸥集群驱赶。杨飞飞摄
短尾贼鸥以抢夺其他鸟类食物的行为而闻名,被称为“海上强盗”。研究显示,其在迁徙期间95%的食物依靠掠夺其他海鸟获得。当然,它们也会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哺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
长期在严酷环境中生存,使短尾贼鸥进化出卓越的生存能力:流线型的体形有助于减少飞行阻力,飞行速度快而灵巧;凭借高超的捕食能力,它可通过攻击迫使其他海鸟放弃食物,并在空中成功“截胡”。短尾贼鸥的巢穴通常构筑在海岸草原、苔原或荒地的凹地处,一旦选定巢址,便会年复一年在同一地点繁殖,每窝产卵1至3枚。幼鸟成长速度极快,大约五周左右便可羽翼丰满,离巢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