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放歌》:让导演落泪 让观众共鸣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当镜头掠过天山皑皑雪峰,聚焦于隧道建设者忙碌的身影;当特写定格在喀什古城民宿主人沙拉麦提古丽·卡日灿烂的笑容,映照出文旅融合的勃勃生机——六集政论专题片《天山放歌》以诗意的影像语言,将新时代新疆的壮阔征程浓缩于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之中。
作为《石榴花开》与《文润新疆》两集的导演,刘晓晨在创作中始终把握高站位与接地气相结合这一政论片的核心特质。在《石榴花开》的叙事策略上,团队突破传统典型事例的框架,着力挖掘具有时代温度的新疆故事——例如和田县阿瓦提乡干部为村民制作天安门背景照的暖心创意,以及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老师坚守的身影。
“这些故事首先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些来自新疆之外的创作者。我们坚信,这些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内容也必定能唤起全国观众的共鸣。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断挖掘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通过电视语言特有的现场感染力,强化情感共鸣。”刘晓晨说。
《文润新疆》海报。资料图。
第五集《文润新疆》通过展现新疆深厚的历史文脉、非遗保护与当代文化创新,勾勒出新疆多元文化交融互鉴、共同繁荣的绚丽画卷。镜头中,喀什古城民居屋顶错落有致,传统的非遗技艺和独特文化在99条街巷中延续,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能登上央视无比自豪,国家将我们生活的喀什古城打造成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如今全世界的人来我们家乡旅游,不仅带火了喀什的经济,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经营三家民宿的喀什古城居民沙拉麦提古丽·卡日说道。
“正如政论专题片《天山放歌》所生动展现的,今日新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腾飞如骏马驰骋,民生改善似甘泉流淌。在这片辽阔土地上,天山南北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人心的凝聚,每一个庭院都洋溢着幸福的芬芳。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绘就了新时代新疆最温暖、最动人的画卷。”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