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思考丨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乡村振兴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种好机关党建“责任田”,稳住服务“三农”“高产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田”,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更大贡献。
● 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 谢映周/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党建+服务“三农”+乡村振兴模式,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新疆乡村振兴以及农业农村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更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党建引领 种好机关党建“责任田”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扛起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培育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质量。
推动深度融合,促进农村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粮食生产、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勇挑重担、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上半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640.43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0元,同比实际增长7.7%,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激发党建活力 稳住服务“三农”“高产田”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服务“三农”深度融合机制,推动党建资源向服务“三农”转化,促进党建活力向创新动力有效传导,为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与动力。
选派党员技术骨干,下沉一线服务“三农”。厅党组坚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把技术送到地头”,以党建+农技服务为抓手,整合农业技术推广、种业管理、植保植检等领域党员骨干,在春耕备耕、夏管秋收、防灾减灾等关键节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进村入户精准服务。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推广、农机应用、节水灌溉等粮食生产重点环节,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田”双轨模式,建设并推广党员示范田,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压实压紧党建责任,丰富创建活动载体。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纳入乡村党组织年度承诺实事清单,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党员,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户和党员带头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促进和完成厕所改造、庭院美化等任务。结合文明村镇创建,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日”“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农村参与党员十余万人次。
党建引领农村改革,释放内生发展动能。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农村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健全地县领导包乡走村、乡镇干部包村联户、村党员干部包网联户制度,形成了地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体系。在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引导和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既保障农民利益,又提升农业竞争力。
聚焦党建实效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田”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效的执行力,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打头阵、当先锋,确保乡村振兴年度目标圆满落地。
健全责任体系,凝聚攻坚合力。厅党组构建“厅党组抓总、机关党委统筹、党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四级责任体系。针对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等涉及民生服务的重点任务,分解到党支部,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人人有担子、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督查考核,推动责任落地。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将涉及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底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厅党组以及机关党委每季度组织专项督查,对进度滞后的党支部进行约谈问责,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
加快项目实施,确保资金绩效。开展“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岗位闪光”行动,将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各项惠民实事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优先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积极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仅2025年上半年,累计落实涉农项目相关资金356.29亿元,其中转移支付资金145.56亿元、衔接资金210.73亿元。
培育科技示范,促进成果转化。实施“党员科技示范户”培育计划,大力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党员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户+农户”的辐射带动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力度培训党员带头人和致富能手,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党员科技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与人才双重支持。
锤炼过硬作风,打造先锋队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长期政治任务,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压缩各种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同时,完善党员激励关怀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对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评比”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建立党员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比学赶超、争当示范”的浓厚氛围,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三农”工作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