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以科普热潮激发创新活力
高娃
科技工作者与青少年开展深入对话;科普大篷车开进边境小学,让孩子们看到“会发光的微生物”;“科普母亲”培训班开班,为乡村家庭科普教育支招……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新疆组织近2000场科普活动,掀起了一场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科普热潮。一场场科普活动,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窗口,更是点燃大众科学热情、培育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加强科普工作是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具体举措,也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环节。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近些年,新疆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普质量不断提升。比如,在棉花产业,新疆龙头企业自主研发的采棉机终结了进口依赖;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产业技术领跑全国,超低风速风机技术国际领先;在科普方面,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跨越山水,将科学带到边远山村、乡野田间,不断提升基层科普能力。
科普和创新同频共振,让看似“高冷”的科学,从专业术语转变为让群众感受得到、享受得到的科技变革,为新疆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让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澎湃强劲动力,为新疆发展增添活力。
“科普之光”越来越明亮,但也应看到,与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普工作仍有提升空间。我们还需不断丰富科普形式,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媒体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体系,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为科技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普需要你我接力,创新精神必将会在全民心中种下。期待科普月点燃的这簇“创新火苗”能持续燃烧,让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科学思维成为习惯,使蕴藏在各族群众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