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从毛驴车到小汽车,民生车轮转动出幸福生活
岳燕云
“那时的和田,马路上水泄不通都是毛驴车,如今毛驴车进了博物馆,家家户户都是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甚至一家还买好几辆小汽车。”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这段今昔对比的话语引发广泛关注。
和田街头的毛驴车“长龙”,曾是南疆一道独特的景象。那些缓慢行进的驴车,承载着百姓的生计,也映照出时代过往。如今,毛驴车已走进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交通工具。这一变迁,不仅是交通工具的更迭,更是新疆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生动缩影。
车轮的升级,不是凭空得来的,其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收入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的第一年,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77元,比2012年的5090元增加1.8倍,年均增速达12.3%。这一稳步跃升的收入曲线,清晰地勾勒出民生改善的轨迹。正是家庭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才有能力不断追求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从这一角度讲,从毛驴车到小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的升级,更是千万普通家庭将日子过得更加红火、一步步将愿景变为现实的美好见证。
不仅如此,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它们的车轮每一次向前滚动,都不只是物理距离的缩短,更带来一场深刻的发展变革。它重塑了时空的边界,拓宽了生活的半径。于广大农牧民而言,车轮转动,既为老百姓带来了求医访友、观光出游的便利,也让自家的瓜果牛羊得以更快、更远地走向市场,同时还让乡村旅游焕发了新生机。可以说,车轮之下,是跨越千山万水的便捷通达;车轮之上,托起的是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期盼。
今天,新疆民生改善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我们坚信,这辆驶向未来的“幸福快车”,必将载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往更加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