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观澜丨办好园区,要用好“脑、手、脚”型人才
代 立
办好产业园区,离不开人才支持。
人才类型很多,但产业园区发展需要的人才显然有其特殊性,它对人才能力要求更高。可以这样说,产业园区人才是梦想家和实干家、拓荒者和深耕者的合体。高质量建设产业园区,必须用好“脑、手、脚”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脑”。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必须依靠研究型人才紧盯科研新变化、直追科研新目标,既要甘心坐冷板凳,又要敢于小马过河。无论是以“开发大脑”的方式培育人才,还是以“借脑借智”的方式引进人才,科技创新在园区的作用不变,创新人才的地位就应受到足够重视,激励他们在“天马行空”中想出金点子、找到新办法,不断增强园区的发展能力和创新优势。
管理型人才是产业园区的“巧手”。园区规模越大,系统越复杂,越需要精准管理和系统协调。管理人才是园区运行的“裁缝、管道工和修理师”,能够促进环节畅通、管理提效、成本“节流”。但凡园区实力持续上升,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就说明这里管理科学高效、井井有条。园区要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懂市场、会管理的专家型“巧手”,穿针引线、精纺细织,让园区在“统”与“通”中焕发活力。
外向型人才是产业园区的“大脚”。外向型人才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力量,是“开门办园”的助推器。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新疆,外向型产业更需要外向型人才,在市场上跑销路、在渠道中接链条、在平台上谋合作,让跨域交流、对外营销、优化服务成为产业园区的制胜优势。所以,外向型人才不能在园区里“静待花开”,而要满天飞、满地跑,把新疆“好物”“直播”到客户眼前,把园区服务快递到市场角落,以“大脚走四方”的勇气,为园区发展蹚出一条广阔路径。
手脑并用、手脚协同,才能让奔跑者跑得稳、跑得快。同理,产业园区的各类人才,并无重轻之别,只有岗位适配和错配之差,这是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也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课题,园区发展才更有“人”气、更具“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