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陈疆林
行走在阿克苏,目之所及满眼绿色与生机,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沙漠与绿洲交织、干旱与风沙并存”的生态脆弱区。从艾西曼湖的芦苇荡到红旗坡的苹果园,再到温宿坎坡的“绿飘带”,记者看到的不只是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西北大地的鲜活实践。
在采访中,阿瓦提县艾西曼区域护林员玉苏甫江·阿里木说起“狐狸、野兔常来做客”时的笑意,阿瓦提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蒋丽丽“躲在沙包后落泪仍坚持种树”的韧劲,果农杜民超“从戴口罩防沙到推窗闻果香”的对比……这里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最好注解。
阿克苏人用实践证明:保护生态不是“负担”,而是催生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源头活水”。当红旗坡苹果远销海外成为“甜蜜名片”,绿水青山早已悄悄转化为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
温宿县坎坡的变迁,最是触动人心。68岁的温宿县民生小区居民艾合买提·阿皮孜记忆里还有“土坯房被雨水泡塌”的恐惧,如今已在昔日“风沙策源地”上建起的游园里散步。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同频,土坡变身“绿飘带”,这里的每一寸绿意,都浸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温度。
在这片曾饱受风沙侵袭的土地上,阿克苏人民用双手织就绿色,筑起了守护塔里木盆地的生态屏障,更铺就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份瀚海写绿的答卷,让我们相信:只要坚守理念、科学施策、久久为功,即便在最干旱的荒漠,也能孕育希望的绿洲。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