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葡萄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夏青
吐鲁番葡萄的“七十二变”,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从田间到餐桌,从果园到景区,这颗“西域明珠”的蜕变,演绎着传统农业向全产业链转型的生动实践。
科技为“甜”筑基。当低矮葡萄架升级为通风透光的新高架,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经验种植让位于“七统一”标准,葡萄不再“靠天吃饭”。35万亩架式改造、63万亩高效节水工程,这些数字背后,是“优果优价”的市场逻辑,更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必然。
产业链让“甜”持久。鲜食之外,葡萄干变身即食零食,葡萄叶出口成“朵尔玛”,枝条循环成饲料……葡萄从果肉到枝叶的“全生命周期利用”,打破了农业“一季收、半年闲”的魔咒。“四季不空档”的产业格局,让“甜蜜收入”全年在线。
融合使“甜”增值。当葡萄沟的采摘体验遇上民宿,葡萄节串联起 “吃住行游购娱”,农产品便成了文化符号。免费开放的景区、爆满的民宿,印证了农旅融合的魔力:不仅卖产品,更卖体验、卖文化,让“甜”直抵人心。
吐鲁番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对特色资源的极致挖掘里。从“一颗葡萄”到“一条产业链”,变的是产业形态,不变的是立足本土、守正创新的智慧。这份“甜蜜事业”,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注脚。
[责任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