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为媒 撬动全域发展
夏青
33载春秋流转,从草原上的群众性赛事到如今的文旅金名片,伊犁天马文化旅游节的蜕变,恰是昭苏以“马”为笔,书写发展答卷的生动注脚。
这场盛会的生命力,在于它从未止步于“表演”。从1992年松木搭台的民俗展示,到如今马术表演、天马浴河等视听盛宴,再到明星云集的文艺演出,天马节随时间迭代,却始终锚定“以马为媒”的核心。牧民巴音孟克为盛会凑齐40匹黑马的热忱,退休干部施桂芬连续33年见证盛会蝶变流下的热泪……让这场盛会超越了文旅活动本身,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更可贵的是,天马节跳出了“节过即散”的窠臼,成为激活产业的强引擎。马队骑行串联起夏塔古道的探险热,马产品延伸出产业链的新价值,上半年昭苏游客量381万余人次的背后,是“观赛—体验—消费”闭环的成型,更是马产业、文旅、畜牧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当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昭苏的“马文章”已写得立体而鲜活。
“天山论马”论坛的真知灼见,则为盛会注入了长远发展的智库力量。从马肉脂肪改良到马匹登记规范,从民宿同质化破局到专门化马匹培育,专家的建议直指产业痛点,让昭苏在热闹之余,更清醒地看到马产业的深层潜力。
天马节,既是昭苏草原的夏日狂欢,更是昭苏县以特色产业撬动全域发展的范本。真正有生命力的盛会,从来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路径的探照灯。
[责任编辑: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