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高娃
到养生馆听课就能领鸡蛋、领红包;1980元一盒的小分子活性肽能提高免疫力,还能治疗各种慢性病……免费养生课、高价保健品的养生骗局依然在围猎老年人。近日,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嫌虚假宣传的3家养生馆进行调查。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养生骗局所迷惑?一来,随着年纪渐长,身体机能出现退化,老年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健康焦虑。二来,一些老人缺乏子女亲人的陪伴,很容易对那些时刻嘘寒问暖,甚至称其为“爸妈”的骗子产生依赖。那些所谓的“高科技”养生产品和体贴孝顺的“子女”,正是瞅准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养生保健之名,行骗财之实。
比财产损失更可怕的,是一些老年人听信那些号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和无所不能的治疗仪的疗效,自作主张停用医院开具的药物,导致病情贻误、身心受损。从社会层面来看,如果此类坑老骗局禁而不绝,势必会影响社会和谐,必须露头就打。
如何打击养生骗局,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一方面,要形成监管合力。现实中,无论是线下养生馆还是网络直播间出现的养生骗局,都容易被视为经济纠纷而非刑事犯罪。到底是经济纠纷,还是民事欺诈或刑事诈骗?如果没有多方合力来厘清是非,填平这些“坑”,就难免会有有恃无恐的骗子和不慎掉“坑”的老年人。
另一方面,要正视老年人的需求。养生骗局屡禁不止,侧面反映出当前的健康服务水平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老年人的健康焦虑,除了子女的陪伴和呵护,还需要医疗卫生部门,尤其是家庭医生的助力。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有义务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健康素养,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增强防骗意识和能力。
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和身心健康,是社会的良心所在。铲除养生乱象滋生的土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人人都会老,让老人安享健康、尊享晚年,就是善待明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