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茶韵千年茗香共享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那缕缕茶香,不仅是新疆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的信心,更是“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广袤欧亚大陆生根发芽的生动见证。读懂了茶文化,就读懂了中国与世界相处之道,读懂了茶的故事,就寻到了“何以中国”“何以新疆”的答案。
●高娃/文
新疆人喜欢喝茶,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从豪爽的大碗茶,到浓香的奶茶、清香的药茶,茶香几乎漫溢在新疆的角角落落。红绿黄白青黑花,千百年来,片片嫩叶在天山雪水的浸润中浮沉舒展,缕缕茶香芬芳了历史,温润了岁月,也点亮了世界。
在缕缕茗香中品味传承之美。
一杯香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从张骞“凿空西域”起,茶叶就作为最珍贵的货物之一,跨越千山、穿越荒漠来到新疆,开启了与新疆人的不解之缘。新疆人对茶的喜爱,不仅仅源自茶汤带给人们的清香甘美,更在于对茶文化所包含的哲理、智慧的认同和追求。
茶作为标志性文化符号,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籍中“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的记载,到吐鲁番出土的古画《托盏侍女图》中对敬茶场景的描绘,再到如今“茶趣”满满的校园茶文化课、萦绕在千家万户的沁人茗香,在新疆,茶早已超越了饮品的范畴,成为了中原与新疆地区千百年来交流融合的纽带,成为了深深融入各族人民血脉的文化基因。人们品茶、爱茶、传承和弘扬茶文化,不仅是对饮食文化的延展,更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是在探寻茶文化所向往的天人合一、人文与自然和合的境界,是在一饮一酌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守护中华文化千年的沉淀与传承。
在缕缕茗香中感受团结之力。
一杯好茶,不仅得益于自然的馈赠,更需要饮茶人的智慧。《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乌鲁木齐市炉院街的茶叶市场,铁观音、普洱、大红袍香飘四方;在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药茶的幽香伴随悠扬的琴声在游客心间流转;在阿勒泰的毡房里,奶香糅杂着茶香弥漫在山间;在昌吉随意一间路边餐馆,甘醇的八宝茶使人唇齿留香……新疆不是传统茶叶的主产区,“南方之嘉木”却纷纷在这里“落地生根”,不能不说是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新疆是一片包容又热情的土地。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出土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这里是“万方乐奏有于阗”的和睦家园,团结和睦、血脉相亲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当砖茶与馕相遇,便成就了新疆人一顿简单的早餐;砖茶与牛奶相遇,就造就了“一路上只要有毡房,走上一年也不会饿肚子”的热情;毛尖与玫瑰相遇,又展现了豪迈西北的别样柔情……细细品味,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新疆茶里,不仅有悠长的历史,有真挚的情感,更满含团结的甜美,见证了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历史进程。跨越千百年,属于新疆茶的那份清香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滑下舌尖、融入血脉,化作了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
在缕缕茗香中促进美美与共。
茶和天下。在时间长河的绵延与碰撞中,茶一直是中华文明联结世界的绿色使者,讲述着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故事。2021年,维吾尔医药(和田药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创造力写下生动注脚;2022年,满载120余吨茶叶的中欧班列,通过新疆向乌兹别克斯坦进发,奔向了更辽阔的市场;2024年,新疆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各地茶企、茶友欢聚一堂,为茶文化市场带来更多机遇……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药茶制作技艺到绽放时代光彩的文化遗产,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中欧班列的笛声悠悠,谦和礼敬的茶文化通过新疆走向世界,新疆也借助茶香展现出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魅力。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那缕缕茶香,不仅是新疆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的信心,更是“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广袤欧亚大陆生根发芽的生动见证。读懂了茶文化,就读懂了中国与世界相处之道,读懂了茶的故事,就寻到了“何以中国”“何以新疆”的答案。
茗香飘入新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愈发甘醇。今天的新疆,各族群众饮下一杯茶,袅袅香气在唇齿之间缓缓诉说着悠久的故事,属于中华民族共同的茶滋味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沉醉其中,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