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生态画卷 你我共绘
张冬梅
在新疆这片壮丽广袤的土地上,探寻那些默默守护生态的无名英雄时,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荒野新疆专项基金副秘书长陈雨箫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乌鲁木齐市白鸟湖湿地清幽澄澈的水域中,白头硬尾鸭灵动的身影在芦苇丛中穿梭,这便是陈雨箫倾注10年青春与热血坚守的答案。
陈雨箫的坚守,既是源于与那张明信片的意外邂逅,更是内心深处对自然纯粹的热爱与敬畏。
从白鸟湖湿地的初次行动到全职投身公益活动,陈雨箫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在采访中,她讲述着自己与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将环保理念送入校园、社区的故事。那一刻,记者意识到,环保之路绝非坦途,但正是无数像陈雨箫这样的人,以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跨越重重阻碍,才让希望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燃起。
政府主导的生态保护工程固然关键,但民间力量的参与,为新疆大地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创意。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社区、乡村,将环保理念融入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生态保护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真正的环保是将人类视作自然的一部分,只有理解并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白鸟湖的鸟类保护到学校、社区的自然教育,再到哈巴河县的生态旅游探索,这一理念贯穿于陈雨箫的所有行动中。
陈雨箫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守护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生态文明的追求。相信在这些守护者的引领下,新疆的生态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人与自然将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更多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哈力曼·艾尼瓦尔]